【中华医学导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癌研究成果发表于《柳叶刀 肿瘤》

2019-03-20

       本报讯(通讯员 梁嘉韵)3月14日,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五个五”工程等项目资助下,泌尿外科罗俊航教授和陈炜教授团队牵头组织的国内多中心肾癌转化医学与精准医学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柳叶刀 肿瘤》(The Lancet Oncology,影响因子36.4),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第一作者单位及唯一通讯作者单位。

       NCCN指南推荐“高危”局限性肾癌术后可以通过辅助靶向治疗减少复发率,但临床中使用临床病理指标认定的“高危”亚群中有约50%患者术后不出现复发,不必接受昂贵的辅助靶向治疗。为弥补临床病理指标的不足,更准确识别真正“高危”患者,减少不必要的辅助靶向治疗,本研究首先从TCGA数据库白种人局限性肾癌90万个SNP位点中筛选出44个与术后复发密切相关的SNP位点;然后通过对227例训练组患者的44个SNP位点检测发现6个位点与黄种人局限性肾癌复发密切相关,将这6个SNP位点组合成预测模型进一步在中山大学组(217例)、国内多中心组(410例)和TCGA组(441例)验证表明该预测模型是局限性肾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子。该模型与临床病理指标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预测准确度,更精准识别复发高危患者。该杂志同时刊登了国际著名泌尿外科专家、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Yair Lotan教授和Vitaly Margulis教授述评,指出该分子预测模型对局限性肾癌术后个体化诊疗决策的制定具有重要作用,避免“一刀切”的治疗方案导致临床上的过度治疗或者治疗不足。

       罗俊航教授长期从事肾癌等泌尿系肿瘤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擅长泌尿外科机器人、腹腔镜等微创手术,2018年主刀机器人手术例数全院排名第一,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机器人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副理事长,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相关人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论文链接: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onc/article/PIIS1470-2045(18)30932-X/fulltext   2019-03-19